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一贯身着皮衣的英伟达CEO黄仁勋换上了唐装,致辞时表示中国的供应链是一个奇迹,并称赞中国的“超快速”创新。
这是黄仁勋首次参加链博会,也是他今年的第三次访华。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早些时候,黄仁勋在采访中透露“特朗普总统知道我要来中国,也知道我将在链博会上发言,他祝我在中国旅途愉快”,并表示美国政府已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提供H20芯片,并计划面向中国推出一款全新芯片。
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美国科技巨头们既要遵守美国的规定,又不想放弃中国市场,努力在夹缝中求得发展。
美科技巨头纷纷“两头下注”
近年来,美国持续加码对华科技封锁,将“小院高墙”升级为“大院铁幕”,特别是严格限制高端芯片等产品对华出口,妄图以此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面对严格的出口管制,英伟达等科技企业努力在政治高压与商业利益间寻求平衡,减少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频繁游走于中美之间
今年1月,拜登政府将中国列为“高风险国家”,禁止中国通过任何渠道进口英伟达的先进芯片。
当月,黄仁勋先后现身深圳、上海、北京,出席公司年会并与员工共舞,展现出推动本地化布局、稳固中国员工与合作伙伴网络的意图。
4月15日,特朗普宣布对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许可管制,英伟达股价应声下跌,市值蒸发超1700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黄仁勋选择再次访华,与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直言中国市场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英伟达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提供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为推动美中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黄仁勋。
在频频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英伟达也深知如果不向美国政府表达自己的立场,恐怕将面临更大压力。
黄仁勋曾多次公开指出,美国出口管制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美国如果退出中国市场,不仅无法遏制中国技术进步,反而会使自身丧失竞争力。
此次来华前,黄仁勋也试图打消美国政府的猜疑。
7月11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与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联名致函黄仁勋,警告其赴华参加链博会可能成为中国绕开出口管制的突破口。
黄仁勋在接受CNN采访时回应称,美国政府无需担心中国军方会使用英伟达芯片,由于存在相关风险,中国军方会避免使用美国技术。
无独有偶,苹果、高通等美国科技公司高管也频繁地游走于中美之间。
3月23日,苹果CEO库克、高通公司CEO安蒙同时现身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其间,库克表示,工商界是中美两国沟通的天然桥梁,苹果公司在华发展是两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愿为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打造面向中国的定制产品
此次获批恢复对华出口的H20芯片,就是英伟达适应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推出的定制产品。
2023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了新的出口管制规则,对销往中国的先进计算芯片设置了明确的技术红线。
这些规定使得英伟达的H100、A100等产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应对,英伟达迅速调整策略,开发出三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芯片:H20、L20和L2。
其中,H20正是在这个规则内被精确设计出来的。这款芯片采用CoWoS封装技术,FP16/BF16算力为148TFLOPS,低于BIS设定的4800TPP管制红线。其连接多块GPU的NVLink高速互联技术也被限制,使得大规模扩展集群的效率大打折扣。
英伟达的H20芯片是为中国定制的产品。
这种设计理论上无需美国商务部许可即可向中国销售,既规避了出口管制,又可以满足中国客户的核心需求。
近期有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的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型AI芯片RTX Pro芯片的降级版。
这款Blackwell架构芯片可能以RTX Pro 6000为基础,采用传统的GDDR7显存,而非先进的HBM高带宽内存,也不会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封装技术CoWoS。
增加在美本土化研发生产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极力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面对来自特朗普的巨大压力,英伟达们不得不逢场作戏。
4月14日,英伟达宣布其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在美国建立工厂,首次实现完全在美国本土生产英伟达的AI超级计算机。
根据声明,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四年通过与台积电、富士康等公司合作,在美国生产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
黄仁勋表示:“增加美国制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满足对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加强我们的供应链,提高我们的弹性。”
面对特朗普多次施压苹果将制造业“撤出中国”,2月24日,苹果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计划在美国休斯顿建设工厂,设置美国先进制造基金,还将在密歇根州设立学院,增加美国的研发投资,为半导体工程等尖端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2025年1月20日,苹果CEO库克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苹果也试图将其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特别是iPhone)组装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和越南。
预计到2026年,大部分在美国销售的iPhone将来自印度,而几乎所有iPad、Mac、AppleWatch和AirPods将在越南组装。
但实际上,中国仍是苹果大部分产品(非美国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其全球约80%的生产能力仍设在中国。
“平衡术”背后的逻辑
英伟达们在中美之间使出的“平衡术”,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市场引力、政策压力、技术动力共同编织成复杂的利益网络,迫使企业们在中美博弈中间寻找解法。
难舍中国市场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8%,贡献了全球35%的半导体消费、45%的新能源汽车销量、50%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庞大的市场体量已经形成难以抗拒的商业磁场。
以英伟达为例,其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区营收达171亿美元,占全球总营收13%,同比增长66%,其中H20、A800等专门供给中国的芯片贡献了大量利润。
如此大的一块蛋糕,自然不会被各大企业轻易放弃。
在供应链配合上,中国同样“遥遥领先”。
中国供应了全球90%的稀土永磁材料,是芯片、电机等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台积电南京工厂承担英伟达15%的7纳米芯片封测,长电科技等中国本土企业也为其提供30%先进封装服务。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年产能超过了75万辆,是特斯拉目前产能最高的超级工厂,也是其全球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焕新版Model Y正在驶出生产线。
美国管控“自损八百”
2018年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科技限制历经多次迭代:从最初的个别企业制裁,到半导体全产业链管制,再到“芯片四方联盟”的全面围堵。
美政府的管制政策,表面上是出于所谓“国家安全”考虑,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
制裁大棒之下,科技公司们因担忧美国政府巨额罚款甚至次级制裁,不得不谨慎对待中国市场布局,甚至在正常的创新与合作上畏首畏尾。
有分析指出,美国的出口管制已让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最高峰的95%下跌至目前的50%。
然而,美国制裁无法压制中国科技进步,反而倒逼国产技术加速突破。
例如,华为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昇腾910B芯片在FP16精度下算力达到320TFLOPS,接近H20的两倍;昇腾910C基于7nm+EUV工艺制造,拥有32核自研达芬奇架构,其FP16算力达到800TFLOPS,单卡和单台服务器性能对标A800/A100。
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让美国科技巨头压力倍增,陷入中国市场份额丧失和全球行业领导地位动摇的焦虑之中。
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曾表示“限制对华出口将令美国行业永久丧失机会”。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加速自主创新。
中国凭借市场规模、产业体系、开放政策等,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而美国将科技政治化的行为既蛮横又短视,破坏了全球科技合作的秩序,损害了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利益。
科技巨头们“身在美国心在华”的下注,正是受限于美国政策又不甘心放弃中国市场的现实选择。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与美国大搞科技封锁、破坏全球经贸秩序不同,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欢迎各国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尽管面临美国政府的各种限制,科技巨头们依然在夹缝中寻找空间,增加在华布局。
4月17日,何立峰副总理会见黄仁勋时明确提出,欢迎英伟达等美企“尽展产业优势,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再次释放出中国开放大门始终敞开的强烈信号。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最佳应用场景。
7月1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数字科技链展区英伟达公司展位,工作人员在布置展品。
此次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链博会,有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覆盖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较上届提升3个百分点。
这再次印证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强大优势和枢纽地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因此,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经认清: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深圳配资公司,牛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