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将军在火车驶向北京的二十四小时前,还在平壤的厂房里看导弹。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不是开会,不是接待外宾,而是跑去化学材料研究所,听工程师讲碳纤维增强塑料的新成果,还亲自看了导弹发动机车间。朝鲜方面这次没藏着掖着,直接把新固体发动机亮了出来,说最大推力1960千牛,会装到“火星炮-19”和未来的“火星炮-20”洲际导弹上。
去年十月底,朝鲜第一次试射“火星炮-19”,但没公布性能指标。参考“火星炮-18”超过1.5万公里的射程,有分析说,新型号不会单纯拼射程,而是会加大有效载荷,用更大的破坏力来让对手心里没底。
从现场照片来看,金将军很满意。他还当场说要给搞出成果的科学家授勋。这种公开表彰,在朝鲜军工系统里意义很明显,既是对技术团队的鼓励,也是在对外传信号。
奇怪的是,这次并不只是一次孤立的视察。就在前一天,他还去看了一个刚刚投产的导弹工厂。里面摆了至少二十枚中短程导弹,整齐排成几列。摆给谁看,其实不用多解释。这等于是告诉外界,朝鲜的导弹不是概念图,而是量产货。
这两场视察放在一起,就能看出朝鲜的导弹技术在稳步爬坡,背后既有自己的研发投入,也很可能夹杂着俄罗斯的技术帮助。
然后第二天,金将军就启程赴华,参加9月3日的阅兵。平壤到北京的专列,单程二十多个小时,他至少要离开朝鲜三天。
在美韩都释放出想与朝鲜恢复接触的信号下,趁他不在搞大动作的可能性不高。但按照朝鲜的习惯,领导人外访前,军事实力得亮一亮。去年去俄罗斯,他就提前试射了两次导弹,这几乎成了固定动作。
因此这次的导弹视察,一半是外交前的预热,一半是安全上的威慑。美日韩都看在眼里,这样金将军在北京的形象,就不是一个贫穷小国的领导人,而是一个拥有洲际导弹和核能力的参与者。
这很重要。因为9·3阅兵纪念的是二战胜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在这个叙事框架里,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都有真刀真枪的抗战史。而朝鲜的相关战绩远不如他们显眼,经济体量也小得多。单从历史和国力看,它很容易被忽视。
所以金将军需要展示另一种资本,军事实力。以实际拥核国家的资质出现,强调自己在今天的国际秩序中依然有分量。尤其是在中国会给他高规格礼遇,甚至在主席台位置安排上和普京相近,这份排面必须配上足够硬的实力背景。
更深一层,这次北京之行是他上台以来第一次出席多边外交活动,也是想寻找外交突破口的信号。但朝鲜的经济条件很有限,和很多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的基础薄弱,要撬动关系,只能从军事领域入手。
例如,伊朗这段时间急着补强军力,特别是在和以色列交手之后。可由于中东复杂的平衡,中国和俄罗斯暂时对提供弹道导弹等技术都很谨慎。这个空当,朝鲜或许能填上去。外界早有说法,伊朗的导弹体系里有不少是早期从朝鲜引进的,这给了双方继续合作的可能。导弹换资金,是最直接的交易模式。
这样看,金将军在出访前密集视察导弹研发和生产线,不仅是对内动员士气,也是对外推销产品。对伙伴展示“我的东西过硬”,同时让对手想清楚,如果局势不好,后果是什么。
平壤到北京的铁路上,金将军的专列稳稳地向西行驶。车厢里,也许还有那些刚被授勋的科学家随行。朝鲜的战略信号,其实早在火车动身之前就已经释放完了。
这趟路,是军事、外交和历史叙事绑在一起的旅程。北京阅兵的看台上,会有一位刚刚在厂房里看过二十枚导弹的国家领导人,坐在离主席台不远的位置,目光坚定。
而他身后的国家,正在用碳纤维和1960千牛推力的发动机,制造着新的筹码。
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深圳配资公司,牛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